如何打造乡村旅游慢生活下的“沉浸式体验”?——AD国际

2022-08-15



近年来,乡村旅游备受游客青睐。如何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,促进其高质量发展?吃顿农家饭,摘点新鲜瓜果,就是乡村游?


那只是乡村旅游的1.0版本,深度沉浸式的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融于城市景观生活,还可以活化乡土文化,沉浸式的展示和体验在地文化风情。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,青山绿水和田园生活,总是让人向往。如今,很多游客不再把观光作为乡村旅游的目的,而是希望享受乡村的“慢生活”。


沉浸式体验理论,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,它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,将所有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情景中,甚至最高阶段达到一种“忘我”的境界。沉浸式体验,是一种“幻觉”,又不是“幻觉”,它是通过人们的五官形成“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”综合感知信息,进而获得不同理解,达到“沉浸式体验”。



例如,我们在电影院中更容易随着电影情节,或哭或笑;我们在国家大剧院中更容易随着古典音乐,冥想沉淀;我们在主题农庄中更容易感受淳朴的乡野风情,自然成趣。


主题民宿、主题集市、主题农庄、主题节庆等等,从举办方来说,是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的特色优势;从参与者(用户)角度来说,就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。



沉浸式场景



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体验当地民俗风情,回归自然,农耕、采摘、垂钓只是让游客浅表性地体验了一把劳作,感受到了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的乐趣,那些纯天然绿色食物,当地的美食饕餮,如何在特色的环境打动客人才是沉浸式的窍门。

绝大多数露营建设在乡野之中,渐渐也成了乡村旅游的一个新型项目。精致露营走红的这两年,装备越来越齐全,撘上精致的帐篷,撑起复古的天幕、展开折叠桌椅、铺上桌垫餐巾。劈柴、烧水、做饭,直到夜幕降临,燃起篝火,三两朋友促膝长谈,或者单纯发呆看繁星点点。





这样的场景菜品售卖的是“自然”,人们穿着优雅,神态安闲,似乎只是换个地方喝咖啡吃西餐,这里有甜品下午茶,也有烧烤派对,或者地道的农家菜,但是场景一切换,就是幕天席地的一场仲夏夜之梦。

野炊火锅、红砖茶台等新兴网红餐饮模式也非常适合走进乡村旅游。


把火锅挪到户外,简单的红砖堆砌成环形茶台中间煮茶,四周摆放特色茶点小吃,一起围着火炉喝茶聊天.......把城市时髦的玩法带到乡村,与乡村的特色文化相融合,就是未来乡村旅游的大趋势。

在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上有个听花谷,雪山,森林,湖泊、霍比特树屋、雪山天空之镜、巴厘岛鸟巢、中国版唐顿庄园,薰衣草和玫瑰、郁金香、向日葵、薰衣草……所有童话、梦幻的场景都能在那找到,举办一场雪山下的婚礼,或花园餐厅享用野奢下午茶。


好的乡村旅游规划者,就是一个造梦师,把游客向往的生活方式造出来,创造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。除了寄情田园外,依旧享受到高品质的精致生活。






沉浸式活动


乡村旅游的玩法越来越高级,现在升级版的乡村旅游纷纷融入了人文艺术、时尚、文创、研学等,开创沉浸式乡村旅游时代。



如今的乡村旅游重构了我们对乡村美学的认知,新旧建筑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,成为吸引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驱动力之一。不单有民宿,咖啡馆、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也越来越丰富。


摈弃枯燥的传统田园生活,自然和时尚结合到了一起,一场走秀,一夜派对电影,一场山林音乐会在乡村不再罕见。



一场稻田音乐会曾引爆过一个乡村的旅游。台湾台东县池上乡虽然风景还算不错,但是除了大米并没有其他任何产业,一场音乐会让它在全台湾产生了轰动。


稻穗艺术节的成功让池上发现,大地不仅可以与音乐完美结合,还能将池上送上世界的舞台。随后,池上乡在秋收时节连续举办了音乐节,为了打响知名度和影响力,邀请了艺术领域的乐团、歌手、舞者等知名艺术家参与,活动内容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等国内外知名新闻端。


当代人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乡村乡愁品牌,通过新媒体团队挖掘乡村本土历史、文化、故事、手艺、物件等独特传播内容,在线上打造乡村目的地文化品牌。


当品牌互联网入口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,开始启动一系列低成本的节市活动,如简单生活节、乡村音乐节、手作市集、乡村艺术节等。将现代生活方式和艺术人文带到乡村,成为新奇社交场所。







沉浸式文创



“非遗”,是乡村文化“活”的灵魂,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资源,就是在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品质。很多非遗是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的,比如酿酒、制茶、做酱,以及染布、刺绣、竹编等,很富有生活感。如果能将这些非遗和设计进行结合,让它们在新消费当中以精湛的技艺和打动人心的巧思去取胜,将刷新许多认知,创造丰富体验。

在乡村振兴、文旅融合大时代背景下,文创成为连接文化和旅游的桥梁。特别是对于乡村,文创正以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挽救日渐消散的乡村文明,并且通过与旅游要素的结合为乡村旅游赋能,提升乡村软实力。


台湾有个最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乡村,以动漫创作与衍生品开发为手段,妖怪村借助传播范围局限在村内的“妖怪传说”文化,逐步营造起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乡村。


这里原先只是“溪头明山森林会馆”规划出来的一个小商圈,为了复兴观光开始逐渐没落的溪头,居民从当地神怪传说中获得灵感,以“妖怪”一词突破了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的通常认识,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注意力。



日式的屋檐、木屋茅顶、高挂整排的红灯笼、身着和风和异国风情服装的商家,他们供应各式独特的溪头妖怪村名产伴手礼、溪头妖怪村美食和特色文创纪念商品,整个妖怪村的建筑风格都带着浓浓的日式和风。




END


乡村旅游的“沉浸式”体验,需要策划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升级,离不开设计师的“场景造梦”,只有断拓展多元产业,盘活和深化乡村文化,懂得打造网红效应,才能创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产品。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13501777935